结果是一代又一代培养出大批靠表忠心、拍马屁、喊口号往上爬的伪君子。
这一特征,我们还可以从今天的《人民法院报》经常报道的法官们于当事人诉状请求之外帮企业讨债、帮农民找牛、帮五保户送煤气、帮下岗工人解决家庭纠纷、劝说囚犯的妻子不要离婚等管过界的送温暖的做法中找到遗留。不仅判决写的非常温情,还要送你铜钱三百,还要县衙的衙役(武装警察),为你鸣锣开道,用高头大马披带花红敲锣打鼓送三对新人回家。
小伙子叫刘璞,生病治了很长时间还没有好。三天过后漏馅,两家闹成了一场很严重的纠纷,由杭州府乔太守来审理。夺人妇人亦夺其妇,两家恩怨总是风波;独乐乐不若与人乐,三对夫妻各偕鱼水。我们可以看到,这个婚礼就是政治性的带有官方意图的婚礼,是政府在进行行政活动或者道德教化活动,不只是普通的民间婚娶。乔太守的判决,将错就错,乱点鸳鸯谱,让两对年轻人干脆互换配偶。
我还有一点联想,就是中国古代的法律和司法其实也是尊重人民的。中国古代司法判决不讲究逻辑而讲究艺术性、诗赋性的判决,这方面的例子,我记得有《醒世恒言》中所传宋朝杭州府乔太守的一个判决。人民代表大会、国务院开会有他们那一套,我们还是靠我们那一套。
进入专题: 宪法 。什么是自由主义?自由主义我们看到学理上来讲,你出一本书,他出一书,学理上非常高深。今日的中国有一部比五四宪法好看得多的宪法,这部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权利和自由,规定了尊重人权,规定了依法治国,规定了人民民主。可是大家想想看,当这些东西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面一条一条列举的时候,谁还要自由主义啊?我要宪法,我不要自由主义。
一旦国家政治形势发生变化,宪法面临冲击时,靠道义和良知维系的护宪理念顷刻就烟消云散了。为什么说,王斌余既是违宪制度的受害者?这个不难明白。
我们要跟着清单向政府要我们的自由,够了,它给我们以后,所有自由主义全部落实,全部兑现,清单在哪里?清单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》的第一篇里,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,宪法里面给我们列了,比全世界任何国家给的都多。也许,我们今天正在面临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。1955年,最高法院在司法解释中确定:不宜援引宪法作论罪科刑的依据。王斌余故意杀伤多人,手段残忍,依照刑律,当处极刑。
三、实施宪法,难道就是那么难?前已述及中国一百年来的宪政史,宪法在中国更多是一个好看的花瓶,在一定时候,甚至是一个骗人的工具。别以为他们在骗我们,当我们认真,他们就不是骗子。到底是要宪法,还是要下一个王斌余的出现?当今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分裂,在不同的阶层或阶级之间,如果没有宪法作为利益的整合机制,会发生越来越大的冲突危险,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局面。华盛顿模式需要伟人,这在中国不是没有可能,个别政治家也有这样的胸怀,但在一个既得利益的官僚集团已经形成的情况下,中国基本不存在产生伟人的土壤,即使有华盛顿胸怀的伟人,也会被这种土壤毁灭,所以,对于华盛顿模式不必抱有太多的幻想。
――李敖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我要政府给我言论自由、思想自由、出版自由,在复旦大学公开演讲的自由,这就是和政府干的。这是最原始的反抗权利,也是最惨烈的方式。
党内民主模式目前被很多人寄予厚望,党内民主在缺乏民主规则规范的情况,容易演变为权力斗争,而权力斗争的关键是实力,特别是军队的力量。坏的制度可以把好人变成恶人,好的制度可以把恶人变成好人。
新中国成立,终于有了一部人民的宪法――五四宪法。在某些地方,八二宪法甚至比五四宪法退步了。连战的演讲,全国直播。对我而言,没有复杂,自由主义只是两个部分,一是反求诸己的部分,一是反求诸宪法的部分。宪法政治没有什么秘密,就是依照宪法来执政。但社会颇多同情之声,无非在于王是在讨薪不成反受辱、求告无门更被逼的情况下以命相搏,犯下弥天大罪的。
刘少奇说,到底是法治还是人治?看来实际靠人,法律只能作为办事的参考。大家注意了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里面所列举的,一条一条列举的,是全世界最完整的出版,言论自由,罢工自由,什么都有,每一条都列举出来了,我不以为他是假的,只要我们认真他就是真的。
所谓革命模式,无非是另起灶台,虽然我们从汉源、从东阳、从定州,甚至从王斌余那里看到一部分人殊死反抗的决心,但在这个历尽灾难的国家中,不应该再有革命。对于弱者而言,在面对生存危机的时候,除了实施恐怖,已经别无它途,否则就是等死。
有道是,都云李敖痴,谁解其中味?。一、为什么走了一圈,又回到原点?一百多年前,一批热血志士鼓吹君主立宪,变法维新,遭到残酷镇压。
若干年以后,我希望中国宪法能从头上的星空变成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。就我个人观点而言,更愿意看到中国将来能通过民主选举,培育力量,去推动宪政,因为党内民主的风险太大,法律维权解决的是局部的个案公正,并不必然带动整个体制的连锁反应。富兰克林讲了一句话,非常动人,他说,哪里有自由,哪里就是我的祖国。政治家们一方面大张旗鼓制定宪法,高喊实施宪法,一方面又视宪法为绊脚石,踢开宪法,皈依帝王之学。
新中国成立后,讳言宪政,我们已经看到,宪政总比王斌余泛滥好。宪法难道就那么可怕,能否善待宪法,避免下一个王斌余?如果为政者能抛开自己的一己之私,我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不难得出自己的答案。
黄炎培先生曾有诗赞曰:静荡荡的广场, 让多么雄伟的天安门耸立, 朝朝暮暮, 千千万万行人, 往来不绝,向南一望,那象征什么呢?高高的纪念碑,有毛主席亲题的笔迹。宪政的前提是有一部善良宪法,中国当今的宪法不是没有缺陷,比如如何摆正执政党的领导与人民主权(总纲),如何善待工人阶级的领导与工农联盟(宪法第一条),但总的说,现行宪法是一部善法。
没有宪法的支持、没有完善的选举法,民主选举无从谈起。中国历部宪法故意模糊这个问题,实则不打算实施这部宪法。
这排除了宪法在司法领域适用的可能性,宪法作为最高法已高入云端不着地,对普通公民而言,宪法除了每每给人以幻想,已无实际作用。在思考中国宪政之路中,有五种模式是值得重视的:(一)华盛顿模式。中国在法律制度中长期歧视农民,漠视农民工的正当权益,其实质是侵犯一部分公民的宪法平等权,这是在宪法缺位的情况下发生的。在五四宪法颁布的头三年里,宪法受到普遍的尊重,应该说那时的国家领导人对实施宪法是有诚意的,但这种诚意一直停留在口头上,言辞点到为止,并无切实的实施机制。
李敖说,为了宪法,他可以放弃自由主义。现在的书不禁了﹐可是也没事了。
谁都知道:写成这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笔和墨,是无数人民英雄的白骨和赤血。1957年,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成了引蛇出洞的手段,以言获罪屡见不鲜,还有谁个做大傻冒?五四宪法已经不是花瓶,它简直成了骗子。
别以为都是假的,当我们努力就是真的。实施宪法的关键是要有一个能行使职权的违宪审查机构。
评论留言